糖心柚子猫Vlog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糖心柚子猫Vlog
学校概况
学校介绍
学校领导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信息公开
最新动态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信息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人事师资信息
教学质量信息
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学风建设信息
学位、学科信息
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
其他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人才招聘
优秀校友
糖心柚子猫Vlog
学校概况
学校介绍
学校领导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信息公开
最新动态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信息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人事师资信息
教学质量信息
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学风建设信息
学位、学科信息
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
其他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人才招聘
优秀校友
网上缴费
数字图书馆
中国知网
智慧校园
招投标采购中心
工贸新闻
当前位置:
糖心柚子猫Vlog>
社会新闻>
正文
四年一台阶 八年一跨越——糖心柚子猫Vlog高职办学纪实
日期:2014年06月25日
编者按:我院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第二轮评估,专家组以“四年一台阶,八年一跨越,建设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的高度评价我院的发展。为此,《中国教育报》
2014
年
6
月
23
日以“四年一台阶,八年一跨越”报道了我院。
作者:《中国教育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四年一台阶
八年一跨越——糖心柚子猫Vlog高职办学纪实
武陵山麓,两江之滨,人杰地灵的巴渝大地孕育了一所以“厚德 博学 强技 创新”为校训,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年轻高职院校——糖心柚子猫Vlog。糖心柚子猫Vlog多年来通过对高职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实现了“四年一台阶、八年一跨越”的跨越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形成了职业教育的新高地。
糖心柚子猫Vlog是重庆市政府部门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和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自1936年建校以来,培养了6万余名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学院占地3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24.8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68亿元,馆藏图书54.1万册,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4769万元,在校生7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
优化理念促发展
学院自向高职转型以来,不断围绕“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结合自身实际和涪陵区、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以下简称“三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理念,修订“十二五”发展规划,引领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院明确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三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公司为依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切实提高就业率,努力办好‘三区’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了 “能力为本,就业为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走内涵发展强校之路”的发展策略和“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三合作”办学模式。
学院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将“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定位,探索和实践“行业、公司、专业相衔接设置专业,岗位、能力、课程相衔接开发课程,政府、学校、公司相衔接建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三个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和“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工学交替为途径,理论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任务驱动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公司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四结合”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立足产业建专业
学院紧贴地方行业产业升级转型构建专业体系,坚持“把专业办在市场需求的热点上,办在公司的兴奋点上”的工作思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行业、公司、专业相衔接设置专业,并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社会、地方支柱产业的能力。依托重庆市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化工、材料、能源六大支柱产业和榨菜产业、西部鞋都开办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鞋类设计与工艺等专业,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龙头,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支撑,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适应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学院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业4个、教改试点专业1个、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3个,中澳合作推广项目1个。在2011年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组织的重庆市高校专业竞争力测评中,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3个专业评为重庆市高职院校之冠。
强化师资提质量
学院深知师资队伍是学院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关系到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学院大力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师资队伍水平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了育人质量。
学院坚持“内培外引”,以师德塑造、培训达标、硕博提升、教授培育、教研互动、双师锻造等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理念、方法、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参加学历培训、教改科研、职称晋升和公司锻炼的积极性,使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双师”结构等得到了整体优化。同时,选派教师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积极参与重庆市教育部门倡导的“五说”活动,举办教学能手大赛,聘请专家到校讲学,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大赛,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学院有教授9人,副教授10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1人,双师型素质教师186人,国家教育部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8人,市级教学团队1个。
过硬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打开了“绿色通道”,学院在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的基础上,引入国家职业岗位标准和行业公司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坚持教、学、做一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近3年,学院建设有市级、院级精品课程43门,市级教改项目13项,教师主(参)编专业教材116部。
工学结合强技能
学院按工学结合的原则,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强化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实行“双证”毕业制,保障了实训质量,提升了学生实践技能。
学院高度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紧扣专业建设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需要,制定了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于一体,符合现代职教理念,技术水平新、专业覆盖广、实训设备数量充足、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769万元,有9个校内实训基地、116个实训室,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生物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学院完善了实训管理制度,促进实践教学过程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岗位、能力、课程相衔接开发实践教学课程,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体现理论与实践、学与做的高度统一,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在最后一学年安排6个月的校外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由校内和公司指导教师共同评定,以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成效,缩短学生就业见习时间。
此外,学院坚持“以赛促训、以训促学”,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除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技能竞赛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以“赛训结合”强化学生技能培养。2012年以来,学生在参加国家和市级职业技能竞赛28项,荣获43个奖项,91人次获奖;在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说学”活动中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3届毕业生双证率98.3%
产教融合重服务
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围绕“三区”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和人力资源,鼓励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创造条件推动成果转化,形成了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元服务的良好态势。与重庆市涪陵区、两江新区、丰都县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成立社会服务工作协调委员会,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服务平台,修订《专技人员社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激发教师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了“三区”和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学院已建成生物化工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4个市、区级技术服务推广中心,生化制品创新创业团队等9个区级创新创业团队。近3年,开展应用技术研究79项、技术改造17项、技术推广16项、咨询服务97项,技术服务收入达到527.55万元,获国家专利16项;开展短期培训32632人次,培训收益618万元;对口支援职业院校7所,资助经费5万元。《涪陵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等研究项目荣获市、区奖励55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6项。
示范建设谱新篇
2008年,学院率先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中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争创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三年奋斗目标。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下,学院于2011年被重庆市教育部门、重庆市财政部门确定为“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按照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要求,扎实推进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4个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教学资源管理服务系统、社会服务能力等3个公共项目的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经过3年的建设,学院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师资队伍更加卓越,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实训基地功能更加齐全,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院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即将接受重庆市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的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将再上新的台阶。
桃李芬芳春满园
学院根据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按“三个三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五有”人才为目标,探索和实践“思政教育立德树人、专业教育强化技能、人文教育提升素质”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以“优质学生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以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生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创新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学院连续3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了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评价学院毕业生“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
近三年,学生在市级及以上各类评优评先中524人次获得表彰,其中国家级别163人次,在市级文体竞赛活动中获奖300余人次,成功申报重庆市大学生创业项目15项。学生蒋娅被评为涪陵区2010年十大杰出青年、学生熊丹被评为重庆市十佳五四红旗青年志愿者。学院的素质教育工作得到了人才培养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同时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的高度赞扬,他欣然为学院题词:“培育英才,服务社会”。
十载风雨兼程,十载励精图治。通过十年来的艰苦奋斗,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平安和谐校园、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平安校园、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等荣誉;并在2013年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获得专家组“四年一台阶,八年一跨越,建设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的高度评价。如今,正值职业教育发展东风劲,全体工贸人正向着把糖心柚子猫Vlog建设成市内一流、全国知名,具有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扬帆再起航。(《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23日第十二版)
附:《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23日电子版
查看原文: